盛煌娱乐招商

盛煌娱乐

当前位置:盛煌娱乐 > 盛煌娱乐招商 >

捏住老虎的后颈肉,它会不会像猫一样变乖?有谁尝试过?

时间:2024-09-25 17:26:06   访问量:154

看这种顽皮的家猫,在被捏住后颈肉提起来后,立即转入温顺状态,仿佛被按了“静止开关”一样。那么问题来了,老虎作为万兽之王,同样也是猫科动物,这个开关还会有相同的效果吗?又有没有哪位勇士尝试过呢?

神奇的后颈肉

可以肯定的是,后颈肉这个开关至少在老虎幼年的时候是有效的,因为虎妈妈就会通过叼起小老虎的后颈肉挪窝,这时候不论小老虎处于什么状态,都会乖乖的一动不动。除了虎妈妈,饲养员有时候也会抓住小老虎的后颈肉将其提起来,幼虎同样不会做出任何反抗行为。这就已经说明后颈肉这个开关在猫科动物身上至少是适用的。

在家猫身上,这块后颈肉的表现就更明显了,我们都知道猫类是无法被完全驯化的,所以每当家猫要修剪指甲和洗澡的时候,有经验的铲屎官都会抓住这块后颈肉将其控制在手中,小猫咪就会顺从的接受主人的照顾。宠物医院里的医生也是一样,当要对猫咪治疗的时候,也会利用夹子控制住这块后颈肉以让猫咪配合治疗不要乱动。

其实猫科动物被捏住后颈肉就会安静的现象也曾经引来不少动物学家的研究,有一些研究者率先提出可能,这或许是猫科动物在自然进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假死反应,简单来说就是动物在受到惊吓时,装作已经死亡来诱骗天敌放弃捕猎自己,自然界中这一反应是很有效的,因为大多数掠食者都是不吃尸体的。

但随着进一步研究,动物学家们很快就发现猫咪的呆滞并非是假死反应,因为动物如果受到惊吓的时候,瞳孔会放大,心律也会变快。但猫咪被捏住后颈肉的时候却没有以上这些反应,为此科学家们专门为这种对掐捏动作的行为抑制取了个新名字:PIBI。

为了验证PIBI是只在家猫身上出现还是所有猫科动物都有,科学家们也打算在老虎身上试一试,通过实验发现,老虎同样有着相同的PIBI反应,更神奇的是,随着掐捏次数的增多,老虎似乎进入了一种被催眠的状态,很多参与试验的老虎都开始呼呼大睡,还没有进入梦想的也变得迷迷糊糊。

不过以上这些实验都是在幼虎身上做的,毕竟成年老虎体型大攻击性强,实在是不太好撸,但是研究人员也表示,即便是成年老虎应该也有着相同的PIBI反应,我国著名的小说桥段武松打虎似乎也说明了这一点,在武松和老虎的搏斗中,就通过揪住老虎的后颈肉控制住了发狂的老虎,可见即便是大猫本质上也还是猫。

PIBI反应的原理

科学家认为PIBI反应其实也是动物进化出的一种生存机制,因为动物和人不一样,无法用语言传递信息,所以动作就成为了一个很好的信息媒介。比如猫科动物在野外如果遇到了危险或者天敌,往往需要悄悄转移自己的位置,为了让幼崽们在过程中保持安静,后颈肉被叼起就会触发一种镇静反应,以保证自身的安全。

同时后颈肉对猫科动物来说也是身上最脆弱的一个地方,一旦被攻击就毫无还手之力,所以幼崽一被咬住后颈肉自然就选择束手就擒。PIBI反应使得动物在遇到危险时大大提高了生存能力,这也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没有这类反应的动物都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被淘汰了。

其实不光是猫科动物有PIBI反应,其他动物甚至人类也有类似的反应,比如如果要让婴儿停止哭叫保持镇定,正确的做法就是拥抱和行走。这也是妈妈们最常用来安抚婴儿的办法。科学家通过检测婴儿的体征后会发现,哭喊的婴儿一旦被抱起移动的时候,婴儿的挣扎会迅速停止,心律也会下降。

科学家认为,人类的PIBI反应和动物的形成原理基本相同,在远古时代,人类在遇到危险时会立即抱起婴儿转移,而如果这个时候婴儿发出嘹亮的啼哭,势必会吸引危险的降临。所以久而久之,抱起和移动带来的安全感刻入了人类的基因当中,通过这种做法能在几秒钟内让焦躁不安的婴儿安静下来。

不过唯一和动物不同的是,人类的镇静反应似乎只有在母亲身上才会异常显著,如果是一个陌生人抱起并行走的话,PIBI出现的效果就没有那么好,甚至有几率让婴儿哭嚎的更大声。科学家认为,人类婴儿应该能够通过气味和体温辨别对方是否是自己的母亲,并迅速进入梦乡。

不过等到人类成年以后,可以在不依赖母亲的情况下独立进入睡眠,PIBI反应就没有那么明显了,但是在人类情绪失控的时候,拥抱同样能迅速缓解积压抑郁的情绪,这也是PIBI反应的一种表现,在生活中善于运用这种反应和原理,能够很好的帮助他人和自己。

在朋友或者亲属情绪崩溃的时候,不妨给他一个温暖的拥抱,其安慰和镇定效果往往比语言好上许多,也会加深人际关系,毕竟即便是成年人也有脆弱的一面,而拥抱无疑是最能提供安全感的方式。

校对 廖晴

  • 上一篇:三条腿的蛤蟆?有的是!
  • 下一篇:259期孙山望快乐8预测奖号:号码012路分析
  • 友情链接
    返回顶部